专家学者

教授
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学者 > 教授 > 正文

陈国辉

作者:   时间:2023-07-14   点击数:



 

一、个人简介

陈国辉,男,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受教育经历

2006年9月~2010年6月:东北石油大学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辅导员:韦丹宁;

2010年9月~2013年6月:东北石油大学地质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主攻页岩油资源评价与有利区优选方向,导师:卢双舫教授;

2013年9月~2017年6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主攻页岩气微观赋存机理、资源评价与有利区优选方向,导师卢双舫教授;

2015年12月-2017年1月:澳大利亚CSIRO(澳科工组织)访学,主攻分子模拟技术,导师Marina Pervukhina、张俊芳。

(二)工作后职称评选

2017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学院,地质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刘可禹教授。

2019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23年7月: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名称: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三)工作后经历

1. 培养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和地质工程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人(5人在读);

2. 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2017)、第八次“李四光优秀学生(博士)提名奖(201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2019)、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学术会议中获优秀论文奖数次(2014、2017、2018)

3. 现任《Fuel》、《Energy & Fuel》、《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Interpretation》、《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Journal of Earth Science》、《Petroleum Science》、《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地球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地质科技通报》等期刊审稿专家。

4.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和青岛市博士后项目的资助,以及多项校企合作课题资助。

5. 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5篇,其中SCI检索11篇(包括2篇T1,5篇T2,3篇T3,1篇T4),EI检索3篇,普通中文检索1篇,被引用300余次。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

(四)科研优势及特色研究方向

优势方向1:基于分子模拟技术揭示页岩油气赋存-运移机理

页岩中发育大量纳米级孔隙,油气在纳米级孔隙中的赋存、运移(渗流)机理复杂,现有的实验技术难以完全揭示其机理,而分子模拟技术可以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纳米限域条件下的油气赋存、运移、相态演化等微观机理。

目前主要的主要攻关方向:

(1)页岩纳米孔隙中的气-水赋存机理

(2)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吸附机理

(3)甲烷气体吸附、扩散、渗流过程中的碳氢同位素分馏微观机理

(4)纳米限域条件下的油气相态演化微观机理

优势方向2:基于运筹学的非常规油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定量优化决策

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高,经济开发难度大,降本增效迫在眉睫。降本增效主要依赖(1)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2)开发管理的进步。开发管理的进步主要指的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如何根据地质条件和现有开发能力,合理设计开发方案,以实现矿区内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降本增效。

目前主要的主要攻关方向:

(1)煤层气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决策;

(2)致密油的地质-工程一体化优化决策。

二、学术成果

(一)期刊论文

1. Guohui Chen, Junfang Zhang*, Shuangfang Lu*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 of Hydrocarbon on Illite. Energy & Fuel, 2016, 30(11),9114-9121.(SCI收录)

2.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Junfang Zhang* et al., Keys to linking GCMC simulations and shale gas adsorption experiments, Fuel, 2017, 199:14-21.(SCI收录)

3.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Min Wang et al., Estimation of Enriched Shale Oil Resource Potential in E2s4L member of Damintun Sag in Bohai Bay Basin, China. Energy & Fuel, 2017, 31(4): 3635-3642. (SCI收录)

4.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Keyu Liu* et al., GCMC simulations on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s of CH4 and CO2 in K-illite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el, 2018, 224: 521-528.(SCI收录)

5.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Junfang Zhang* et al., Research of CO2 and N2 Adsorption Behavior in K-Illite Slit Pores by GCMC Method.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 37579.(SCI收录)

6.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Keyu Liu* et al., Crit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Shale Gas Adsorption Mechanisms on Different Minerals Investigated Using GCMC Simulation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9, 100: 31-42.(SCI收录)

7.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Keyu Liu*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ore size effects on adsorption behavior of shale ga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9, 109:1-8.(SCI收录)

8.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Junfang Zhang* et al.,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il-bearing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 shales-A case study from the Damintun Sag, China.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 166: 673-678.(SCI收录)

9. Guohui Chen, Shuangfang Lu*, Jinbu Li et al., A Method to Recover the Original Total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Cracking Potential of Source Rocks Accurately, Basing on 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 Kinetics Theory.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7, 17(9): 6169-6177.(SCI收录)

10. Guohui Chen, Chun Li, Shuangfang Lu* et al., Critical factors controlling adsorption capacity of shale gas in Wufeng-Longmaxi formation, Sichuan Basin: evidences from both experiments and molecular simulations. 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1, 88: 103774.(SCI收录)

11. 陈国辉,卢双舫*,刘可禹 等. 页岩气在孔隙表面的赋存状态及其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地球科学, 2019, 45(5):1782-1790.(EI收录)

12. Jinbu Li, Shuangfang Lu*, Guohui Chen* et al.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shale porosity with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onsidering non-fluid signal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9, 102: 535-543.(SCI收录)

13. 卢双舫, 沈博健, 许晨曦, 陈国辉* 等. 利用GCMC分子模拟技术研究页岩气的吸附行为和机理, 地球科学, 2018, 43(5): 1783-1791.(EI收录)

14. 陈国辉, 蒋恕, 李醇, 等. 加热过程中页岩储层改质效果研究进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2, 43(02): 286-296.(EI收录)

15. 陈国辉,卢双舫, 田善思 等. RBF神经网络法在泥页岩有机非均质性测井评价中的应用. 甘肃科学学报,2014, 26(1): 104-108. NO.1

(二)发明专利

1. 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2019,ZL201710012951.4,排名第1;

2.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测定吸附质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相密度的方法,2019,ZL201610600239.1,排名第1;

3. 发明专利,种对等温吸附实验中吸附质气体的过剩吸附量进行校正的方法,2018,ZL201610599935.5,排名第1;

4. 发明专利,一种干酪根直接成气转化率的评价方法,2017,ZL201510119268.1,排名第1;

5. 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测量甲烷在页岩上吸附相密度的方法,2017,ZL201510114441.9,排名第1;

6. 发明专利,一种净油累积转化率的评价方法,2016,ZL201510119268.1,排名第1;

7. 发明专利,一种烃源岩原始裂解潜力恢复的方法,2015,ZL201410439738.8,排名第1;

8. 发明专利,一种评价泥页岩各组分体积的方法,2019,ZL201710124289.1,排名第4;

9. 发明专利,一种可精确控压的气体吸附解析方法及装置,2018,ZL201510410219.3,排名第3;

10. 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气体的吸附解析方法及装置,2017,ZL201510407940.7,排名第2;

11. 发明专利,一种热解岩石中的游离烃/残留烃S1的轻、重烃校正方法,2016,ZL201310505193.1,排名第2;

12. 发明专利,一种LogR-ΔT测井评价的泥页岩油含量预测方法,2015,ZL201510119268.1,排名第7;

13. 发明专利,一种泥页岩层系内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方法,2015,ZL201310224584.6,排名第5;

(三)软件著作权

1. 陈国辉,卢双舫. 钻井取芯深度拟合校正软件,2015SR079924.

2. 陈国辉,卢双舫,李进步. 运用RBF法预测石油地质参数软件,2015SR100624.

3. 陈国辉,卢双舫,李进步. 基于BP神经网络法的石油地质参数拟合软件,2015SR100626.

4. 陈国辉,卢双舫,李进步,薛海涛,田善思. 油气藏类型判别软件,2014SR120048.

5. 陈国辉,颜鑫桐. 页岩油有效层系-富集段划分软件,2014SR119977.

6. 李进步,卢双舫,陈国辉,张鲁川.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全体积模型矿物组分软件,2016SR048739.

7. 李进步,陈国辉,卢双舫. 石油地质数据处理软件,2015SR084483.

8. 李进步,薛海涛,陈国辉. 综合多种神经网络法的测井曲线筛选软件,2015SR100622.

9. 李进步,卢双舫,陈国辉.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石油地质参数拟合软件, 2015SR100647.

三、教学

(一)教授课程

1. “地质学基础”本科生课程

2. “非常规能源资源前沿”硕士研究生课程

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前沿”和“石油工程博士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

(二)人才培养

先后指导研究生总数7人,其中在读硕士生3人,在读博士生2人。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等国家级比赛并获奖;资助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第十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各类科技类比赛并获奖。

学生获得荣誉:

1. 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全国特等奖;

2. 第十一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3. 湖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九期学员(全省高校仅13名研究生入选);

4. 第十八届全国有机地化会优秀青年展板;

5. 国家奖学金;

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第三十三届科技论文报告会特等奖、一等奖;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第十一期“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挑战文献翻译知识竞赛一等奖;

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月的鲜花”2022年度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

四、获奖信息

1. 2017年李四光优秀学生(博士)提名奖

2. 2017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3. 2017、2019年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 2020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5. 学术会议优秀报告、论文奖(4项)

五、科研项目

(一)国家级项目

1.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1700289,复杂体系下页岩气竞争吸附作用及同位素分馏效应微观机理研究,2017.07-2019.07,结题,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气体扩散、渗流过程中同位素分馏机理及定量表征研究,41802157,2019.01-2021.12,结题,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岩相页岩油与油页岩储层原位加热增孔致裂机理与预测,2021-2024,技术负责;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页岩气解析过程中同位素分馏的定量表征及在页岩气关键评价参数确定中的应用,2017~2020,参与。

(二)省部级项目

1. 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2017M620296,H同位素分馏在地层条件下页岩气吸/游比确定中的应用,2017.09-2019.07,结题,主持;

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8BD017,页岩中甲烷/水的吸附竞争及其对甲烷扩散/流动性影响的分子模拟研究,2018.03-2020.06,结题,主持;

(三)市局级项目

1. 青岛市博士后资助项目:BY20170216,利用分子模拟方法研究页岩气吸附竞争及扩散/流动机理,2017.07-2019.07,结题,主持;

2. 霍尼韦尔中国公司资助项目:基于自然伽马能谱技术的土壤肥力评价,2021.9~2022.10,结题,主持;

3. 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分公司横向课题:Analysis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in Termit Basin, Niger,2021.5-2022.12,结题,主持;

4.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横向课题:龙马溪组页岩沉积特征实验分析,2023.2-2023.11,结题,主持;

5.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横向课题: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孔隙演化重建及其成岩作用研究,2022.12-2023.12,在研,主持;

6. 阿派斯油藏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尼日尔Termit盆地烃源岩和原油样品分析测试服务,2023.5-2023.12,在研,主持。

7. 中石化华东局横向课题:川东南与美国常压页岩气对比及技术策略研究,2019.12~2021.12,结题,技术负责;

8. 中石化江汉油田横向课题:涪陵页岩气田页岩气赋存机理,2017~2018,结题,技术负责;

9. 中石油辽河油田横向课题:大民屯凹陷沙四段致密油成藏机理研究及资源评价,2013~2014,结题,技术负责;

10. 中石油辽河油田横向课题:大民屯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形成条件及有利区带优选,2012~2013,结题,技术负责;

11. 中石油大庆油田横向课题:凝析气藏判别方法研究,2011~2012,结题,技术负责。

六、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黑龙江省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163318

E-mail: chenguohui@nepu.edu.cn

Tel: 15563946915

QQ:717615845

微信:15563946915


上一条:赵越超

下一条:王建鹏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创新路8号中兴产业园A栋 3层区 电话/传真 0898-32809902

Copyright © 2022 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